降坡泥的特點都有哪些
紫砂鑒定
2023年07月19日 14:52 354
宜興壺人
溫馨提示:加好友hurenzisha ,贈送紫砂杯免費試用!
談到降坡泥總是被大家傳的神乎其乎的,很多人被誤導的更是一頭霧水。其實降坡礦砂并沒有那么神奇也并沒有達到稀世珍寶的級別。但就其與大礦層的紫泥比較, 降坡泥確實是相對稀少的。
因為降坡礦層屬于“雞窩”型,也就是形成的礦區不固定,這里一片突然那又冒出一片,呈散片壯分布,一般礦層從幾厘米到二三十厘米厚。礦區主要采自黃龍山與青龍山交接的一座小山坡上,屬于淺標層礦質。降坡泥是指在宜興丁蜀鎮在修建陶都路時穿越黃龍山和青龍山之間發掘的紫砂陶土。因為主要是在降低該路段的陡坡工程中發現的,大家習慣稱之為“降坡泥”,宜興當地人發音為“崗坡泥”。
傳說是宜興修鐵路時挖出的紫砂明礦(在地表),是一小山丘,此泥料顏色古樸,黃中代紅,燒成后壺體中的黃砂隱現,于是大家開始爭先恐后的挖掘,于是小山丘很快被削平。
降坡泥特點:該處泥料因為靠近青龍山(碳酸鈣礦巖),熔劑性原料比較豐富,燒成礦料燒成品色澤比較滋潤。但因為熔劑性原料較高,制品的相對較弱,較脆性較高,易碰缺。甚至發生“驚裂”現象。因此對待“降破坭”礦的選料要求比較高。降坡泥也不是現在炒起來的,確實早在八、九十年代就有,也并非是稀有,只是原礦并相對有一定的純度,如果認真提煉,大約只有原礦的30%左右是相當好的泥。燒成后收縮率較高一般的紫泥,出窯率大約七成,較易變形,所以掌握此泥的泥性是作壺的關鍵。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