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用水平壺沖泡最好嗎
溫馨提示:加好友hurenzisha ,贈送紫砂杯免費試用!
功夫茶是漢族民間傳統的品茶風尚,其烹煎之法應是源于陸羽的《茶經》。功夫茶歷來講究“品飲工夫”,正因其是講究品飲功夫的一種飲茶方式,故稱為“功夫茶”。
工夫茶最講究的便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別也在于茶具。據說陸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所有茶具中最不可少的便是茶壺,提到工夫茶壺必不可少的是宜興紫砂壺中的一款——水平壺!
因為喝"功夫茶"時,壺內要放很多茶葉,僅用開水沖泡,茶汁出不來,還必須將壺放在茶碗或茶海內,用沸水澆淋茶壺的外面,使茶壺浮在熱水中,才能使茶葉泡出來,這就是水平壺名稱的由來。
水平壺,是專門用來喝“功夫茶”的一類小茶壺,形制小巧,壺體浸在水中時能保持水平狀態,這是“水平壺”名稱的來由。水平壺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當時工藝制作水平的提高,容量很小,是中國廣東、福建一帶喝“功夫茶”的器具,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一定市場。喝功夫茶時,壺內要放很多茶葉,為使茶汁順暢溶出,必須把茶壺放在海碗內,用沸水淋澆壺身,故要求茶壺能水平地浸泡在熱水中。
水平壺在明代晚期就有制作,明末制壺藝人惠孟臣善制“水平壺”,他以制作的水平壺聞名天下,有蓮子水平壺、六方圓腹水平壺等代表作傳世。后來,水平壺便成為一類常規制作的紫砂壺式,采用朱泥制成,顏色朱紅,很吉利,有很多種器形,但都屬于“光貨”類。為了使壺浸在水中時能保持水平狀,在制壺坯時不僅壺嘴和壺把要協調,連重量也要均衡一致。
紫砂水平壺在明、清時期只是藝人們偶爾為之,樣式造型單一,最具代表性明末清初壺藝大師惠孟臣所作的“朱泥小品”雖造型簡練樸素,做工精細周到,選泥考究,然其作品造型變化不大。至文革期間,著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漢棠設計制作的八件不同造型系列水平壺,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從而紫砂水平壺就像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